伺服电机和步进伺服电机的不同
伺服电机和步进伺服电机介绍
步进伺服电机作为一种开环控制系统,本质上与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关。在国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伺服电机被广泛使用。随着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流伺服电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大多数运动控制系统采用步进伺服电机或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机。两者虽然在控制方式(脉冲串和方向信号)上相似,但在性能和应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是两者的性能对比。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部件运行的发动机,是对电机进行补充的间接变速装置。伺服马达可以使速度和位置的控制精度变得非常准确,可将电压信号转换成转矩和速度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的速度由输入信号控制,可以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可用作执行器。伺服电机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点,可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信号电压为零时不自转,随着转矩的增加速度匀速下降。步进伺服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电机。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转子就会旋转一个角度或向前移动。输出角位移或线位移与输入脉冲数成正比,速度与脉冲频率成正比。因此,步进伺服电机也称为脉冲电机。

伺服电机和步进伺服电机的不同
、步进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和伺服电机不同。步进伺服电机通过控制脉冲数来控制旋转角度。一个脉冲对应一个步距角。但是由于没有反馈信号,电机不知道在哪里,位置精度不够高。伺服电机还通过控制脉冲数来控制旋转角度。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就会发出相应数量的脉冲,驱动器也会收到反馈信号,与伺服电机接收到的脉冲进行比较。
第二。这样,系统就会知道有多少个脉冲发送给伺服电机,同时撤回了多少个脉冲。这样就可以非常准确地控制电机的旋转,从而实现定位。精度可达0.001mm。其次,过载能力不同。步进伺服电机一般不具备过载能力,而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其更大扭矩为额定扭矩的3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转动惯量。由于步进伺服电机不具备这种过载能力,因此在某些工作情况下无法使用。
第三,不同的速度和响应性能。步进伺服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速度(一般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ms。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更好。
第四,优势不同。步进伺服电机的精度优于伺服电机,因为它不会累积误差。通常,它只需要做开环控制。但是,伺服电机在响应性方面优于步进伺服电机。
第五,低速时情况不同。步进伺服电机在低速时容易产生低频振动。低速工作时,一般采用阻尼技术或细分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但是,伺服电机的运行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没有振动。

伺服电机与步进伺服电机
六是控制精度不同。步进伺服电机的相位和节拍越多,其精度就越高。伺服电机取决于内置编码器。编码器的规模越大,精度越高。
第七,控制手段不同。步进伺服电机采用开环控制,伺服电机采用闭环控制。六、控制精度不同。步进伺服电机的相位和节拍越多,其精度就越高。伺服电机取决于内置编码器。编码器的刻度越大,精度越高。第六,控制精度不同。步进伺服电机的相位和节拍越多,其精度就越高。伺服电机取决于内置编码器。编码器的规模越大,精度越高。
第八,矩频特性不同。步进伺服电机的输出转矩会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小,而交流伺服电机采用恒转矩输出。
九、操作性能不同。如果步进伺服电机的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则容易失步或堵转。停车时速度太高,容易发生超调。伺服系统的驱动器可以直接对电机编码器的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其内部结构包括位置环和速度环。一般步进伺服电机不会出现失步或超调,因此其控制性能更可靠。交流伺服系统在很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伺服电机。然而,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步进伺服电机常被用作执行电机。
TAG:
10kva伺服电子变压器 |
15kva伺服电子变压器 |
15mm伺服电机 |
1kva伺服电子变压器 |
2000w伺服驱动器 |
20kva伺服电子变压器 |
220v伺服电子变压器 |
220v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 |
220v转110v电子变压器 |